- 最新
- 精选
- 区块链
- 汽车
- 创意科技
- 媒体达人
- 电影音乐
- 娱乐休闲
- 生活旅行
- 学习工具
- 历史读书
- 金融理财
- 美食菜谱
?《贾康学术自传》节选三:财政、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镜鉴
1.从财政视角看人类文明演进大道上的变革成本与冲破既得利益制约
以现代化为取向的奋斗中,学界不断有人类文明演变中历史经验的讨论,领导人也会逻辑地注重“惊心动魄的财政史”等视角上的历史经验镜鉴,我在多年研究中,不断思考,与申学锋研究员等合作,于2013年《财政研究》第9期发表《从英法两国历史看财政与民生、革命、文明演进——世界潮流、利益固化和变革成本与方略的比较》,后以此文缩写而成的文稿,获得财政部优秀论文一等奖。文中关于历史经验的探讨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从英法两国的历史我们看到,财政关乎民生忧患,联通宪政建设,如何进行触动和改变利益格局的财政改革既是一个需要统筹全局的技术问题,更是一项考验统治者智慧的政治问题,其艰难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也许我们还可以将目光放得更开阔些,回顾一下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次次财政改革,其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逊于欧洲的代表性国家英法。无论怎样,历史已成过眼云烟,但它没有随着危机动荡的结束与和谐局面的逐步上升而简单地灰飞烟灭,一幅幅历史的画面如影像胶片,总能在我们眼前闪现播出。当今天的人们回望历史片段的时候,可能不仅喟叹故人旧事的是非成败,其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对我们应该更有当代借鉴的意义。
(1)财政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从“民生”、“民权”到“政权”,有构成“自然合法性”的内在逻辑,调整利益格局的财政改革根本上是一种政治决策。
……
(2)财政民主化进程必然会促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与专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相伴的是民主政治、宪政框架的发展与成熟,而英法道路有明显的社会代价高低之别。
……
(3)财政改革宜力求“渐进式”、“统筹型”,关键在于“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兼顾各方,不激进亦不积累矛盾至积重难返。
……
(4)非危机局面下的财政决策必须有远见地发展民主化、法治化的机制,宪政取向下的公共财政要回应公众诉求,引导社会的理性发展即“规范的公共选择”。
……
2. 从中国财政史考察研究可总结的基本经验
同样以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为取向,我和合作者在项怀诚同志主编、我为副主编的《中国财政通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的“导论”部分,试对中国财政史中可总结的基本经验,作了可总结的规律性认识的六点概况。
(1)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财经运行的普遍规律。与此同时,财政并不仅是消极地受经济所决定,并不只限于反映社会经济的盛衰,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犹如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一样,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财政的方针、制度、政策合理,会积极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如历史上一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反之就会影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由于严重的财政错误而引发亡国之灾,如统治者“苛政猛于虎”,官府横征暴敛,导致官逼民反,“揭竿而起”而改朝换代,可谓史不绝书。
(2)财政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统一、稳固的财政是国家民族统一和打造盛世的根本条件之一。财政状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盛衰的晴雨表,没有一个强大、稳固的财政,国家就要衰落,民族就要衰亡,这已屡屡被历史发展所证明。
(3)财政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人类历史的发展可概括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运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束缚和阻碍。此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或者通过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去完成。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会不断地产生,那么改革就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永恒的,具有必然性。财政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体制和财政分配关系不利于生产力发展时,财政改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必然。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财政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基本关系之一。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要求,通过明智、合理的制度设计和调整改进,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和财政资源潜力,使财政职能在各级政府得到较充分的、相互协调的发挥,是国家决策层和管理部门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的财政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正确处理这一基本关系,意义十分重大。
(5)管理要明法度,法度不明则败。中国古代社会,有不少重要的财政管理和法制建设措施值得称道,归纳起来,主要是生财管理、用财管理和监督管理。生财管理在中国古代主要表现在开创财源上。一是资源配置管理,就是根据社会经济的主次来制定税收的主次,以此调节税收结构,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二是专卖举措,即国家通过对盐、铁、茶、酒等主要资源的管理,收回富商大贾侵吞的国家财富以振兴国家财政。三是对商品流通领域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这方面的管理办法主要有平准法、均输法和和籴法。这三种管理办法的共同点,都在于调节物价,稳定市场,平衡社会供求关系。用财管理指国家财政开支的管理,在中国古代概括为节流。节流的含意并不是开支越少越好,或者是一味地减少开支。而是合理地调整支出结构,保证必要的支出,取消不必要的支出,满足重点项目的开支,减少非重点项目的开支。历史上财政支出管理的办法,一是精兵减政,二是禁奢倡廉,三是量出制入,四是收支对口,优化支出,注重效益。加强财政管理,重点应放在开源和节流上,开源节流的核心是合理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所有这些,历代有识之士都强调要通过立法明规,加强财政监督即监督管理来实施,其中的可借鉴之处,对今天建立现代法治国家与公共财政框架,仍具有启发性。
(6)“数字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财经管理的历史趋势。数字化管理手段自古有之,结绳而起,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字化”形式在财政管理中愈益重要。客观地看,“数字化管理”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出现及市场经济较充分发育之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现代预算制度及相关的税收、国库、政府采购、政府统计等制度得到大力健全之后,政府理财和政府活动的信息透明度、管理规范性随之显著提高,进而成为促进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和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近几十年新技术革命以“信息化”为龙头突飞猛进的形势下,财政管理和政府行政的手段更是日新月异,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无一不受到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刻、重大影响。在“信息化社会”到来之际,所谓“数字化生存”状态,已对政府与财政的数字化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标准、新要求。
相比之下,中国自明清之后的政府管理和财政管理则明显落伍,如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系列著作中所强调的,表现为“不能数字化管理”之弊。我们认为这与中国社会的市场经济迟迟未得到充分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化进程上的落后、以及与东方专制主义权力结构等因素,都有内在的联系。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工业化、市场化在城乡大地风起云涌,新技术革命与信息化方面也奋起直追,于是便有了政府和财政数字化管理的崭新局面。近年随政府改革和公共财政建设,在电子政务系统和“金税、金关”等工程蓬勃发展之际,又启动了浩大的“金财工程”。这些将成为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政府理财和政府决策民主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强有力的手段,也体现了我国当代财政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积极进取力争后来居上的进程。
贾 康 介 绍
(长按如上所示二维码,关注“贾康学术平台”!)
贾康学术平台 | 版权属贾康先生,转载请注明“贾康学术平台”,感谢关注与支持!
做学问的甘苦,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但关于做学问的“指导思想”,我愿意在此一披襟怀:写出一些论文或著作并不是目的,这是探索之途上的一小步,是争取为人类的思想认识之海中加一滴水。我深信,一切人生的虚荣浮华都是过眼烟云,而真正的学术和真知灼见,才能垂诸久远。
—— 贾 康
也欢迎关注“新供给经济学论坛”
人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阅读原文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发送
《贾康学术自传》节选三:财政、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镜鉴
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微信版本过低
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
确定删除回复吗?
取消 删除
知道了
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
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贾康学术平台 热门文章:
扬子晚报 | 贾康:唯有内心充实才是生命的支撑
【博鳌场景再现】贾康:中国部分城市高房价不是M2造成的,看清大势后的关键是落实基础性制度建设
特别推荐 | 贾康:产业政策与供给侧改革
特别推荐 | 纪念小平南巡25周年:创新发展亟需新一轮思想解放
中国新闻周刊 |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NEW SUPPLY-SIDE ECONOMICS: ELIMINATIONS AND ESTABLISHMENTS
特别推荐 | 贾康先生在与亚洲开发银行中尾武彦行长会谈中间的发言
第一财经 | 贾康3000字回应晏智杰:由于吃瓜群众太多 我柔性来回应
人民论坛 | 贾康:供给侧改革学理探索的先行者
特别推荐 | 改革创新昨与今——对“莫干山会议”的回首与展望
贾康学术平台 微信二维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分享这篇文章
贾康学术平台 最新文章
?《贾康学术自传》节选三:财政、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镜鉴
?《贾康学术自传》节选二:中国配套改革思路、要领与“顶层规划”、破解“非常之局”的系统论
《贾康学术自传》节选一:中国财政“分税制”改革研究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眼睛向内”的同时,继续拥抱全球化
新书推荐 |《贾康学术自传》——扎根于经济与财政研究,寻求建设性成果
贾康:如何看待并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同质化问题?
问计高质量发展?|辩证对待成渝地区产业同质化竞争
【视频】双循环下房地产发展的一些问题
【视频】资本市场如何配合双循环?
【视频】双循环:扩内需更应该强调经济活动循环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function(){ var src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 ? "http://js.passport.qihucdn.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https://jspassport.ssl.qhimg.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 document.write(''); })();